一连三个晚上,我都在专门阅读高洪波追述青春记忆的散文新著《也是一段歌》(“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丛书”之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每当掩卷小憩,脑海里便禁不住浮现出卞之琳先生写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的那首题为《断章》的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时,我领悟到:在《断章》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高洪波的青春经历以及读者的阅读行为之间,似乎有一种潜在的互映关系:当作家深情回望记忆之中的青春风景时,这记忆中的风景同时也成了许多读者的观赏对象;当记忆之中的青春风景真正牵动了作家自己的心灵时,这为青春记忆而动情的作家同时又成了感染广大读者的艺术触媒。由此看来,任何样式的文学创作,包括私人性较强的回忆录写作,在其终极意义上,都是一种大众传播活动,所谓绝对的、完全的“私人写作”,是并不存在的。
那么,《也是一段歌》作为广大读者共同的观赏对象和情思触媒,它又为读者提供了怎样的青春风景,而这风景又包含了怎样的精神意涵与情感流向呢?坦率地说,要简单而又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这不仅因为作家二十多年的青春旅程原本包含了生活空间的大迁徙和社会角色的大转换,更重要的是由于作家在讲述这充满迁动和变化的青春旅程时,自觉回避了某些同龄人所写的类似作品所一再出现的或张扬“青春无悔”、或渲染“血色黄昏”的精神思路与情感基调,而代之以相对平静洒脱而又终不失浪漫与激情的岁月钩沉,努力让历史以接近本真的风貌浮现出来。于是,透过作家的回忆,我们看到了一位曾经是“老三届”个中人的知识青年,在童孩时光里的天真烂漫,在校园生活中的灵顽相间,在遭遇“文革”时的兴奋与失落,在投身军旅后的躁动与追求……而所有这些因为生活表象的繁复性和心灵体验的开放性,是很难用这样或那样几句话加以抽象和概括的。然而,就是这种很难概括的繁复的生活表象和开放的心灵体验,又反过来构成了读者从多方面理解作品,感悟人生的可能性。譬如:细品作家有几分戏剧性的“红卫兵”经历,你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那场“革命”的荒诞与悖谬,以及这荒诞悖谬的“革命”给几代人造成的性情扭曲与灵魂荼毒;而静观作家在“文革”的军营里依然产生的对书籍的热爱,对写作的迷恋,对知识的渴求,你一定会意识到:人的精神追寻实在是任何环境扼杀不了的生命驱力。亦如作家自己所说:“回首人生有无尽的话题,惟有这一个话题最痛彻骨髓,这就是求知。”显而易见,诸如此类的形象蕴含和阅读效果,把作品的历史和人生价值引入了更为丰赡阔大的艺术境界,使整个叙述空间具有了一种复合融汇、缤纷摇曳之美,而这分明更接近回忆性作品应有的风度与特性。
《也是一段歌》在完成作家的青春经历时,自觉回避了某种情绪化、概念化和极端化的主体渲泄,但是却不曾因此就导致作家于作品中的全然消失。事实上,一部《也是一段歌》,在以真实自然、多彩多面的笔墨,讲述作家的成长历程时,始终从艺术表现的需要和散文文体的个性出发,注入了鲜明而又适度的主体情致,这就是真诚和乐观。其中前者不仅表现在对历史生活情景和个人青春足迹的如实描写,不加粉饰上,而且幻化为一种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推心置腹、直面性灵的叙事态度与叙事笔调,它们共同构成了作品坦诚率真、以心相许的情感原色。而后者则直接透过一系列妙趣横生的人物、细节和诙谐幽默的叙述、议论,升华为一种热忱、亮丽而潇洒的语言风格乃至生命风范,其最终一方面使整部作品愈见个性和魅力;另一方面于不经意间浮现出作家回眸昨天时的健朗心态,以及如此心态所包含的面向未来的从容与自信。而这恰恰是《也是一段歌》的又一重要精神特征。
即使就具体的篇章结构而言,《也是一段歌》亦有特异独到之处。这就是:它没有让一切均以作家规规矩矩的回忆的形式出现,而是有意识地把作家在过往岁月中写下的某些具有历史和人生鉴照意义的日记、书信、未刊稿、已刊稿,以及搜集到的民间语文等等,统统作为历史材料,灵巧而自然地穿插、镶嵌到回忆文字之中,成为讲述昨天的有机成份,有的甚至直接构成了全书的独立章节。这样一种现时回忆与历史遗存的交织,其意义并非仅仅在于酿成了一种缤纷摇曳的叙事形态,更重要的是它凭借“第一手资料”的介入,有效地强化了作家回忆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从而使读者更珍惜作家这份人生的馈赠。